文章
  • 文章
  • 产品
搜索
首页 >> 信用知识 >> 如何看待“不缴纳社保协议无效”
详细内容

如何看待“不缴纳社保协议无效”


 

在薪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部分劳动者因需承担社保个人缴纳部分,导致实际到手收入减少,从而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对此,灏霖信用小编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中 “不缴纳社保协议无效” 的规定,为企业提供以下说服员工的思路与方法,帮助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的同时,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参保的必要性。

一、用 “收益账” 打破 “眼前亏” 的认知误区

薪资较低的劳动者往往更关注每月实际到手的现金收入,容易觉得 “扣除社保个人部分后,工资更少了”。企业需要帮员工算清 “长远收益账”,让其明白参保是 “小额投入换大额保障”。

一、对比 个人缴费国家 / 企业补贴的比例:以养老保险为例,个人缴纳 8%,企业缴纳 16%;医疗保险个人缴纳 2%,企业缴纳 8% 左右(各地比例略有差异)。员工每月缴纳的个人部分,背后有企业更高比例的补贴同步进入社保账户,相当于 1 份钱,得 2-3 份保障

 

二、算清 风险兜底的经济价值:假设员工月薪 3000 元,每月个人缴纳社保约 300 元(养老 240 + 医疗 60 元)。若因未参保遭遇重大疾病,住院费用可能高达 10 万元,全额自费将掏空多年积蓄;而参保后,医保可报销 60%-90%,大幅降低家庭负担。再比如工伤,若因工作受伤,未参保则企业需全额承担医疗费和赔偿金,员工也可能因企业推诿陷入维权困境;参保后,工伤待遇由社保基金支付,员工能及时获得治疗和补偿。

 

三、举例 短期缴费换终身保障:以养老保险为例,累计缴费满 15 年,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且随着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逐年上调,避免老无所依。即使员工未来离开当地,社保账户也可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不会 白交钱

二、用 “身边案例” 增强说服力,避免空洞说教

薪资较低城市的劳动者更相信 “看得见、摸得着” 的实例,企业可收集或整理本地真实案例,用身边人的经历打动员工:

一、未参保吃亏的反面案例:比如某员工因拒绝参保,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费 8000 元全自费,相当于 2 个多月的工资;而同车间参保的同事,类似情况仅自费 1000 多元。再如某员工未参保,工作时手指被机器轧伤,企业起初不愿赔偿,经仲裁后才支付医疗费,但因未及时参保,无法享受工伤津贴,休养期间没有收入。

 

二、参保受益的正面案例:本地某退休工人,退休前月薪 2500 元,缴费 15 年,现在每月领取养老金 1800 元,足够覆盖基本生活;某员工生育孩子,医保报销了产检和分娩费用约 1.2 万元,还领取了生育津贴 8000 元,相当于 生孩子没花钱,还赚了工资

企业可通过车间公告栏、员工微信群等渠道分享这些案例,也可邀请参保后受益的员工现身说法,比单纯宣讲政策更有感染力。

 

社保补偿协议面案例某公司员工因家庭贷款压力较大多次要求公司将买社保的钱兑现,公司约定和其签署了“社保补贴协议”称某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并将公司部分折现发给员工,看上去这个协议双方都认可。某天上班路上该员工骑电动车闯红灯和另一个闯红灯的电动车相撞,导致左手骨折。该员工要求公司以工伤赔偿,公司以未给购买社保拒绝。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工伤认证。仲裁结果为认定为工伤,该公司赔偿员工1.36万元。所以如果是企业的立场,将社保费用折现给员工的方式千万不要去做,一旦有任何纠纷,员工会毫不犹豫的起诉公司,而且还是包赢。

三、用 “柔性沟通” 化解抵触情绪,体现企业关怀

部分员工抵触参保,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担心扣除社保后难以应对日常开支。企业需展现理解与关怀,而非强硬要求,让员工感受到 “参保是为了他们好”。

一、一对一沟通解决个性化顾虑:对于明确拒绝参保的员工,HR 或部门主管可单独谈心,了解其具体困难(如是否有赡养老人、偿还债务等压力),针对性解释:我们知道每月扣除 300 元可能让你手头紧,但社保就像给家庭买了保护伞,万一遇到生病、受伤,能帮你扛住大风险,不至于因一次意外返贫。同时可建议员工合理规划开支,比如减少非必要消费,优先保障社保这一 基础保障

 

二、提供 参保福利增强获得感:企业可结合实际,为参保员工提供额外关怀,比如:每月为参保员工发放 50 健康补贴(从原计划的 社保补贴中调整,因 社保补贴本身不合法);组织参保员工免费体检;在员工生日时,用社保缴费记录兑换小礼品等。通过这些细节让员工感受到 参保有甜头,而非单纯的 扣钱

 

三、简化 参保流程减少员工麻烦:对于担心参保手续复杂、转移麻烦的员工,企业可明确告知:入职后由 HR 统一办理参保手续,无需员工跑腿;离职时,HR 会协助办理社保转移,确保缴费记录连续。用 全程代办的服务消除员工的 怕麻烦心理。

四、用 “政策威慑” 明确底线,避免侥幸心理

在沟通中,企业需委婉但清晰地告知员工 “不参保的法律风险”,避免员工误以为 “签了放弃协议就没事”:

一、强调 协议无效,责任仍在:明确告诉员工:即使你自愿写了放弃参保声明,法律上也是无效的。如果未来你要求补缴社保,企业必须补,还可能产生滞纳金;如果因未参保离职,企业仍要支付经济补偿,对双方都没好处。

 

二、说明 社保是国家给的福利:解释社保的 普惠性社保不是企业扣你的钱,而是国家强制建立的保障制度,企业和国家都在贴钱。比如失业险,个人缴纳 0.3%,企业缴纳 0.7%,万一失业,你能每月领取几千元失业金,这都是国家和企业在帮你扛风险。

总之,说服薪资较低城市的员工参保,关键在于 “算清账、讲透理、用对例、有温度”。企业既要坚守 “依法参保” 的底线,也要理解员工的实际顾虑,通过耐心沟通和人文关怀,让员工认识到社保是 “长远的保障、隐形的福利”,从而主动配合参保,实现企业合规与员工权益的双赢。

当然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甚至很多工厂都是要求员工不买社保。对于国家这一不缴社保协议无效,可能会增加部分企业的经济负担和低薪劳动者的经济负担。大家对社保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留言沟通。

 


https://work.weixin.qq.com/kfid/kfc6b8003cc6eefc9eb seo seo